當“劉三姐”遇見AI,當銅鼓躍出展柜,廣西正用文化創新、技術賦能與政策紅利,書寫消費提振的“廣西方案”。
剛剛過去的廣西三月三假期,一場以民歌、民俗、美食為主的消費狂潮,席卷八桂大地。美團旅行數據顯示,3月中旬以來,“三月三美食”“三月三手工”等搜索量上漲超1000%。
消費在經濟發展中既是基礎性作用,也是持續增長的第一動力。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將“提振消費”列為重點任務之首,提出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如今在廣西,傳統消費持續火爆的同時,新型消費正重塑消費結構。
今年,我區搶抓《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簡稱《方案》)出臺等機遇,持續創新業態、豐富供給,通過“文旅+科技”“夜經濟+非遺”等跨界融合,迅速構建“全時全域”消費新生態,全區消費市場呈現人氣旺、活力足態勢,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文化消費受年輕人追捧。視頻攝制:記者 田希霞
新業態:文旅融合激活消費場景
提升消費能力、意愿和層級,要從供給端發力。為此,《方案》提出深化線上線下、商旅文體健多業態消費融合,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
又是一年“三月三”,八桂無處不飛歌。
2025年“廣西三月三·八桂嘉年華”開幕式現場。記者 游擁軍 攝
3月31日,2025年“廣西三月三·八桂嘉年華”主會場活動上,人形機器人“劉三姐”與廣西歌手現場上演人機山歌對唱,給觀眾帶來獨特的新奇體驗。
當下,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重塑消費場景。
無獨有偶,在廣西民族博物館,接入DeepSeek大模型的元宇宙全息文物柜里,“乘騎水鳥飾變形羽人紋銅鼓”以三維立體的形式懸浮空中,游客輕觸展柜玻璃,“銅鼓精靈”便會出現在柜屏上,與游客開啟互動。
在今年廣西“33消費節”系列活動中,身著壯錦服飾的AI機器人和模特一起走秀,數字人“劉三姐”向來自全國各地的客人推介廣西及東盟特色產品。
2025年廣西“33消費節”啟動儀式上,身著壯錦服飾的AI機器人和模特一起走秀。記者 劉冬蓮 攝
近年來,依托“三月三”這一節慶IP,我區持續打造文旅活動品牌,推動傳統節慶向文旅消費場景轉化,串聯起城市與鄉村、景區與商圈、線上與線下資源,釋放出“一節帶百業”的集群效應。
今年的“廣西三月三·八桂嘉年華”開幕式暨“四季村歌”活動啟動儀式上,水上市集吸引不少群眾圍觀。廣西云-廣西日報記者 周軍 徐天保 游擁軍 梁凱昌 攝
“商務監測數據顯示,廣西三月三假期,全區重點監測的自治區級步行街、夜間消費集聚區及商業綜合體等商圈人流量同比增長15.7%,銷售額同比增長12.7%。”自治區商務廳有關負責人表示。
打開更多觀察窗口,全區消費活力可見一斑——
南寧三街兩巷,集歷史文化、老字號美食、國貨潮品于一體,成為吸引大批年輕人前來“打卡”的新寵。
入夜時分,泛舟于桂林兩江四湖,游客可沉浸式體驗彩調、山歌、漁鼓等桂林特色非遺戲曲曲藝表演,豐富的場景推動旅游消費快速攀升。
清明假期的崇左太平古城,則是另外一番景象。燈光下的古城雄壯威武,游人如織,仿古步行商業街內,人頭攢動,熱鬧中蘊藏無限生機。
3月31日,在南寧市三街兩巷歷史文化街區,市民、游客歡歌勁舞歡慶廣西三月三。盧伊琳 攝
從村寨到邊境,從景區到夜市,不斷豐富的消費業態和場景不僅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也成為釋放消費需求的重要方式。記者了解,2025年廣西“33消費節”,我區將組織開展超千場次“商文旅”融合促消費活動,并通過發放消費券、演藝消費專屬卡等激發大眾消費熱情。
新政策:以舊換新撬動產業升級
4月5日,正值清明假期,柳州雙新五菱形象店內,門店銷售經理將以舊換新活動標識掛在最顯眼處,吸引不少客人前來咨詢、試駕。
根據2025年廣西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工作方案,消費者購買一輛參加汽車置換更新活動的新車,可按政策獲得0.8萬元—1.5萬元不等的補貼。
“在政策推動下,門店月售約500臺參與汽車置換更新的新車,占總銷量的近八成。”銷售經理樊自文告訴記者,“購買汽車的價格越高,消費者享受的補貼就越多。”
《方案》要求加大消費品以舊換新支持力度。今年伊始,作為消費領域的“大事”,我區新一輪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傳出消息:家電、3C產品(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或手環)、汽車、電動車、家裝廚衛等產品將接續實施補貼政策,確保消費品以舊換新“不熄火”、不斷檔。
2025年2月,消費者在賣場選購家用電器。記者 劉冬蓮 攝
讓消費者愿意消費、舒心消費,讓商家企業積極參與、獲得更好發展,讓產業提檔升級更加“順滑”,是我區大力開展以舊換新背后的考量。
以舊換新政策的實施,不僅讓商品零售加快恢復,同時還帶來了另一個喜人變化:伴隨政策效應持續顯現,新能源汽車、綠色智能家電等升級類商品成為消費新增長點。
以新能源汽車為例,去年全區限額以上單位新能源汽車零售額比上年增長11.2%,其中,四季度限額以上單位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同比增長56.7%,比三季度提高43個百分點。
“消費者對中高端產品的需求激增,反向推動生產端加大技術研發,加快向市場投放技術更先進、更環保的新產品。”自治區商務廳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處處長潘英英認為,這既能有效激發企業的創新動力,又能帶動整個產業鏈、供應鏈同步升級。
截至4月5日,今年全區消費品以舊換新累計帶動3C數碼產品銷售超66萬份、新車銷售超5.7萬輛、家電銷售超106.7萬臺、電動自行車銷售超6.2萬輛,直接拉動商品銷售額超130.8億元。
新場景:夜間經濟與消費環境優化
4月2日晚8時,夜幕低垂,陽朔益田西街卻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盡管是工作日,來自各地的游客卻興致不減,一番忙碌之后,他們進入另一個“高峰”時段,或聚餐暢飲、或運動休閑、或逛街散步,映襯得這個商業地標儼然一個盡顯消費百態的“萬花筒”。
一場旅行的體驗感,受到方方面面配套服務的影響:交通是否便捷、景區規劃是否合理、講解是否專業、吃住購物是否令人放心、服務人員是否熱情周到……無數個環節和細節,共同構筑起游客對一個地方的整體感覺。
3月29日晚,桂林市陽朔縣白沙鎮舉行的“金龍巡游”吸引八方游客。圖片來源:陽朔縣融媒體中心
除了要豐富消費供給,還要進一步優化服務。安全、放心、便利的消費環境,是促進消費活動實現的重要保障。為此,《方案》對消費環境改善提升行動作出系統部署。
一直以來,我區高度重視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通過開展“一城一品一行業”放心消費、放心消費進鄉村、維權效能提升等行動,全面優化消費環境,激發消費活力。
截至去年底,全區新增放心消費承諾商家3157個,累計超4萬個;線下無理由退貨承諾商家退貨金額累計達1.02億元,較上年增長80%。
為優化消費環境、提振消費信心,今年我區市場監管部門將深入開展“促消費惠民生”行動,發布“放心消費+線下無理由退貨承諾+名特優新個體工商戶”地圖,探索開展“放心消費+信用+金融”服務模式,培育一批放心消費承諾商店、網店、直播間、餐飲店、工廠、市場、商圈、景區等。
資料圖片:近段時間,在梧州市長洲區水云天夜市,市民在品嘗美食,夜間消費需求旺盛。廣西云-廣西日報記者?何華文 攝
“《方案》的出臺,既是‘民生禮包’,也是經濟轉型的‘強心劑’。”廣西社科院宏觀經濟研究所所長曹玉娟認為,這標志著我國消費政策從單一刺激向系統性制度構建、從供給側主導向供需兩端綜合發力轉變,將直接增強我國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和協調性。
報紙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