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欽州靈山縣文利鎮升平村,晨霧還未散盡的林間,數萬株鐵皮石斛正舒展著翡翠般的枝條。這些看似普通的植物,卻承載著一個年輕人十余年的創業理想。林雨,廣西靈山縣山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豐公司)與靈山縣山霖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霖公司)的創始人,站在基地的組培室前,輕撫著組培瓶里的幼苗說:“每一株苗都是實驗室與大地對話的結晶?!?/p>
廣西靈山縣山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石斛種植基地
“賣房創業”的孤注一擲
2014年的夏天,當同學們涌向城市時,廣西玉林師范學院生物技術專業畢業的林雨卻攥著“挑戰杯創業大賽”獲獎證書,帶著大學同窗兼妻子回到靈山老家。賣掉家中街上的老房子、借農房,這個“愣頭青”用最決絕的方式開啟創業——在連三相電都沒有的村莊里建起組培實驗室。
然而,現實遠比想象艱難?!白钤?,村里三相電都沒有,電費一度要一塊錢,夏天實驗室空調一開,一個月電費就要兩三千,第一批組培苗還因‘玻璃化’幾乎全毀?!被貞泟摌I初期,林雨木感慨萬千。所謂“玻璃化”,是指組培苗因環境不穩定變得透明脆弱,無法移栽。“看著兩萬瓶心血結晶報廢,就像目睹自己的孩子夭折,同時那對于資金本就緊張的公司而言無異于滅頂之災。”林雨至今記得2015年那個悶熱的夏夜,團隊在38℃高溫的實驗室里徹夜攻關,重新調整溫控和培養基配方,三個月后終于產出合格種苗?!叭绻诙偈?,就沒有今天的山豐公司了。”林雨感慨。
一粒種子背后的“硬核”力量
走進山霖生物1200平方米的現代化組培車間,智能LED補光系統在玻璃瓶上投下淡紅光暈,超凈工作臺前,技術員正用鑷子精準分株?!皞鹘y育苗需8個月,我們的分瓶技術將周期壓縮到2個月?!绷钟暾故局灾餮邪l的培養基配方,瓶中的“科技苗”根系發達如銀須。
公司的智能育苗室
2020年疫情襲來,山霖公司一度面臨危機:投入廣東花市的20多萬元血本無歸。但轉機也隨之而來?!罢茵B生熱潮讓石斛需求暴漲,我們的苗反而供不應求?!绷钟陰ьI團隊迅速調整策略,擴大組培規模。如今,公司產品涵蓋鮮條、干品及楓斗(卷制石斛)及深加工粉劑,年銷售額突破500萬元。
讓“仙草”開出共富花
“一個人富不算富,帶鄉親們一起富才是真本事。想把從產業發展得更大,才能帶動更多的鄉親們增收致富?!绷钟暾f。了解到林雨的資金需求后,桂林銀行立即針對該產業開展深入調查,并在2025年4月為該公司授信100萬元。“有了你們的資金支持,我們今年將種植面積擴大到100多畝應該沒問題?!绷钟陮鹆帚y行客戶經理說道。
桂林銀行客戶經理上門核查現場
林雨還推行“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免費為農戶提供種苗和技術培訓,保底收購成品。村民陳大哥是首批受益者:“以前種甘蔗每畝年收3000元,現在種石斛,每畝年收2-3萬元。”在他的帶動下,周邊7戶農戶加入種植。對于資金短缺的農戶,公司還聯合桂林銀行推出專項貸款?!叭ツ晡屹J了4萬元擴建3畝地,收成后很快還清了?!鞭r戶李大姐說。這種“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既保障了原料供應,也讓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增收。
“我們的電費單就是最好的‘誠信證明’。”林雨笑道。曾經質疑企業“空殼”的人,看到每月上萬元的電費賬單后徹底信服。如今,公司基地擴展至1200平方米,種植面積涵蓋鐵皮石斛、白芨、金線蓮等50多畝。更讓林雨驕傲的是,他們的故事吸引了更多年輕人返鄉。“去年有個大學生來實習,現在留下當了技術主管。”林雨說。
技術員分瓶培育現場
讓石斛成為鄉村振興的綠色引擎
從試管到田野,從實驗室數據到農戶賬本數字,這群“石斛青年”用十年光陰詮釋了新時代的“山海情”。正如林雨辦公桌上那座“玻璃化”病變的標本瓶所昭示的:科技與鄉土的融合,終將讓每一粒種子迸發出改變鄉村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