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優秀作品推選
(廣播、電視、廣電報、論文作品)推薦表
作品標題 | 廣西造船業迄今最大批量出口船舶訂單正式開工 | 參評項目 | 電視新聞 | |||||||
體 裁 | 長消息 | |||||||||
項目代碼 | A22 | |||||||||
播出頻率 頻道(報刊) | 綜合頻道 | 播出單位 | 欽州市廣播電視臺 | |||||||
刊播欄目 (版面) | 《欽州新聞》 | 節目時長 | 3分11秒(832字) | |||||||
播出時間 | 2024年 4月 16日 19時35分 | |||||||||
作 者 (主創人員) | 陳文強 羅煉新 | 編輯 | 韋雨晴 郭宇超 吳燕鳳 | |||||||
采作編品過簡程介 | 8500噸批量雜貨船項目是廣西船舶工業發展史上最大規模出口項目,記者一直關注它的建造進展。從簽約到開工,記者進行了多方采訪,作品多角度、多層次介紹了該型船舶的各項主要指標、后續運營計劃,以及中國船舶集團廣西造船有限公司在該型船舶建設過程中,積極培育新質生產力,推進船舶產業數字化智能化同綠色化的深度融合,展示了中國在綠色航運領域的創新能力,也為全球綠色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 | |||||||||
推薦理由 | “最大批量出口船舶訂單”的背后是廣西制造硬實力的提升,是新時代廣西改革開放、對外交流的又一重要成果,將為廣西大力發展向海經濟、推動海洋強區建設提供有力支撐。目前,中船廣西公司手持新造船訂單已排至2027年底,涵蓋多用途散貨船、集裝箱船、滾裝船等多個船型。民品造船外貿訂單占比100%,客戶遍布全球,主要有意大利、荷蘭、德國、芬蘭、印尼、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充分體現了國際市場對“廣西制造”的認可。 | |||||||||
推薦單位意見及公示結果 | 該作品內容真實,播出日期、送評件與播出版原版無異,送評材料屬實,經公示無異議,同意推薦。 | |||||||||
報送單位意見及公示結果 | 該作品內容真實,播出日期、送評件與播出版原版無異,送評材料屬實,經公示無異議,同意報送。 | |||||||||
聯系人(作者) | 羅煉新 | 電話 |
| 手機 | 18778871515 | |||||
電子郵箱 | 690622665@qq.com | 郵編 | 535000 | |||||||
地 址 | 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欽北區麗橋街18號 |
廣西造船業迄今最大批量出口船舶訂單正式開工
【導語】4月15日,由中國船舶集團廣西造船有限公司承建的8500噸批量雜貨船項目開工儀式在中船廣西欽州基地舉行,標志著廣西船舶工業發展史上最大規模出口項目迎來新進展。
【正文】 據悉,8500載重噸批量雜貨船建造項目于2023年10月19日簽署建造合同,包括4艘確認生效、2艘雙向選擇性生效、2艘意向船舶。自合同簽訂后,中船廣西與船東及各方圍繞首制船舶啟動建造保持密切溝通,高效推進設計、審圖等前期工作和生產技術準備工作。
【馬尼薩集團首席執行官 安東尼奧·斯科特·迪·圣洛:我們非常關注這艘船,它將比現有船隊的正常油耗減少約40%。我們很高興與廣西船廠開始這種合作,而且這不會是我們唯一的項目。我們打算建造更多的船只。】
據了解,該艘8500噸的雜貨船總長119.9米,型寬17米,型深9.3米,設計航速13.2節,入意大利船級社(RINA)。該批船舶交付后,主要用于谷物、石料、木材等干散貨物運輸,將大幅提升馬尼薩公司運力水平。
【中船廣西公司8500載重噸散雜貨船項目經理 陳明喜:這艘船與同型的船舶相比,它就運用一些的先進技術,比如說主機和發電機采用了SCR技術,可以減少污染氣體的排放。推進裝置采用了是調距槳,有較高的操作性、機動性,而且它通過適當的螺距與主機的配比,它可以提高船舶燃油的效率,提高船舶續航力還有經濟性。】
近年來,中船廣西公司堅持錨定造船板塊細分市場、海外市場,充分發揮中小型船舶建造技術優勢與品牌影響力,不斷加大新船型、批量船型的開拓力度,先后承接了散貨船、多用途船、過駁平臺、集裝箱船、汽車滾裝船等民船建造訂單,促進造船產品型譜加快形成并完善。
【中船廣西公司企管規劃部部長 易明:下一步,中船廣西公司將積極培育新質生產力,以造船的關鍵技術工藝為突破口,進一步地完善智能制造生產線和生產車間,將人工智能與制造業深度地融合,加快打造智能化工廠,那么另外一方面,我們也將積極參與平陸運河綠色智能船舶的研發,以及廣西海洋藍色經濟綜合體等海洋產業的建設,助力廣西實現海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