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優秀作品推選
(播音主持類)推薦表
單位 |
欽州市融媒體中心 |
||||||
參評項目 |
電視播音 |
參評項目代碼 |
D21 |
||||
作品標題 |
D21欽州《運河邊的女書記》 |
||||||
首播頻率、頻道 或網址、二維碼 |
綜合頻道 |
首播 日期 |
2023年11月30日 |
||||
首播欄目 |
紀錄片《運河邊的女書記》 |
首播 時段 |
19時55分 |
||||
作者 (播音名) |
郭宇超 |
作品 時長 |
10分41秒 |
||||
作品簡介 |
本片主人公關中艷是欽州市欽南區文峰街道文昌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基層工作32年。2022年8月28日,平路運河正式開工建設,關中艷的肩上有了新的擔子——平陸運河項目征地搬遷工作。并以運河征地搬遷工作的“切口”,引出關中艷扎根基層多年,服務百姓的“全景”。本片通過影像資料——實景拍攝——主人公采訪——同事采訪——居民采訪,在最短時間內通過多元視角,盡可能還原關中艷同志的工作場景,為觀眾展現出關中艷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為老百姓辦實事無比充實的人生。 |
||||||
推薦理由 |
本片主人公關中艷先后榮獲全國優秀城鄉社區工作者、自治區黨務先進工作者等諸多容易,他是欽州基層工作者的優秀代表、也是展示基層工作的窗口,具有極強的代表性。本作品的播讀運用了娓娓道來的配音基調,聽似樸實無華、但卻講述感強,貼合了基層工作者的人物畫像,聲畫融合,渾然一體。 |
||||||
推薦單位 意見及公示 結果 |
該作品內容真實,首播日期、送評件與播出版原件無異和送評材料真實,經公示無異議,同意推薦。
推薦單位負責人簽名: 蓋章 年 月 日 |
||||||
報送單位意 見及公示 結果 |
該作品內容真實,首播日期、送評件與播出版原件無異和送評材料真實,經公示無異議,同意報送。 報送單位負責人簽名: 蓋章: 年 月 日 |
||||||
參評作品主創聯系人 |
郭宇超 |
聯系電話 |
15507778484 |
||||
推薦單位聯系人 |
吳燕鳳 |
聯系電話 |
13087773356 |
她,是社區居民的貼心人,總會第一時間解決群眾的困難。
她,致力社區治理32年,推行新管理模式讓老社區煥發活力。
她就是欽州市欽南區區委委員、文峰街道文昌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關中艷。
運河邊的女書記
——欽州市欽南區區委委員、文峰街道文昌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關中艷
畫面:新聞資料運河開工現場+江海、平山島畫面
【解說】2022年8月28日,西部陸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陸運河項目開工建設。平陸運河項目沿欽江進入北部灣,全長約135公里。位于欽江入海口的平山島,要趕在平陸運河建設全線動工之前,完成征地搬遷和墳山遷移工作,時間緊任務重。
【同期聲】關中艷:大家都認為平山島是房屋征地搬遷、遷墳工作最難開展的一個村。
【同期聲】平山島生產隊干部楊某:有的老人去世下葬不到一年,沒人敢幫遷墳;有的農戶不交租金占用集體土地種果樹二十多年,集體土地被征用后他又想獲得補償款;有的外嫁女多年未遷戶口,現在回家跟兄弟爭幾萬塊錢的補償款,吵得很厲害。
【解說】關中艷知道,群眾對運河建設不理解,是因為政策宣傳還做得不夠。為了讓轄區群眾充分了解國家政策,全力支持平陸運河建設,關中艷帶領社區黨員干部“5+2、白+黑”走家串戶,傾聽每一戶居民的訴求,給他們答疑解惑。對所有征遷戶做到一碗水端平,在每一個遷移現場一把尺子量到底。
【同期聲】關中艷:反正就是一個目的,做通我們群眾的思想工作,解決好每家每戶的問題,讓大家支持平陸運河建設。
【同期聲】平山島群眾:平陸運河是國家的工程項目,政府也是為了我們平山島好,關書記多次來我家耐心給我們解釋政策,所以我也愿意配合搬遷。
【解說】通過全體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前后歷時兩個多月,涉及文昌社區的征地任務和墳山遷移同意率達到百分之百。
畫面:學生渡船
【解說】平山島是欽江上的一座孤島,島上居民出行只能依靠渡船,和幾公里以外的一個便橋。渡船老舊、兩岸碼頭年久失修,天氣惡劣時渡船停航,島上的兩百多個孩子上學要繞行五六公里。看到村民們期盼的眼神,關中艷心里沉甸甸的。
【同期聲】關中艷: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能解決島上居民多年出行難,和孩子上學難的問題。
畫面:渡口渡船+島上水泥路
【解說】2016年,在大型機械無法上島的情況下,關中艷發動群眾投工投勞,歷經三年,終于修通了島上的水泥路,并加固了原先殘舊的便橋。路通之后,關中艷又多次對接上級政府,四處奔波尋求各單位的資金支持,最終落實了用于購置新船、擴建新碼頭的專項資金。看到孩子們搭乘新渡船安全過江上學,關中艷如釋重負。
【同期聲】社區干部王少梅:群眾有困難找關書記,她無論有多急的事都會放下,先想辦法幫解決。
【解說】在文昌社區,關中艷的手機號碼和110報警電話同等重要。2022年8月,臺風“木蘭”給欽州帶來持續降雨。8日晚上,在家陪伴孫子的關中艷接到一個電話,社區居民馮彩艷哭著告訴她,孫子家滿不見了。情急之下,關中艷將5歲的孫子獨自留在家中,自己匆匆趕回社區。原來,家滿的父母都是殘障人,家滿自身的智力也不健全,走失后幾乎沒有自救的能力。關中艷緊急召集社區干部,對接公安部門,兵分多路尋找家滿。
【執法記錄儀畫面:在橋底找到家滿】
【解說】經過大家4個多小時的尋找,終于趕在臺風過境之前將家滿找了回來。看到這個漏風漏雨的家,關中艷又幫忙聯系維修房子、申請低保、安排公益性崗位,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關照著馮彩艷一家。
【同期聲】文昌社區居民 馮彩艷:關書記幫了我們家很多很多,非常感謝她。
【同期聲】小孩合唱《謝謝你》:“對你說謝謝你,因為有你,溫暖了四季……”
【解說】全心全意為群眾辦實事,是關中艷始終堅持的信念和追求。經常和群眾打成一片的她,深知社區居民最關心什么?最想獲得什么?關中艷敢為人先,積極向上級申請,率先成立欽州市第一個“時間銀行”城市社區,開辦欽州市第一個“慈善超市”愛心社區。隨后,陸續創建了愛心驛站、學雷鋒志愿服務隊等10大志愿服務品牌。隨著一個個“微心愿”的圓夢,一樁樁煩心事、揪心事的解決,社區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了極大提升,關中艷也用行動贏得了大家的肯定和支持。
畫面:群眾與關中艷私聊、送雞
【解說】在征地拆遷和墳山遷移工作中,有些群眾為了爭取利益,想給關中艷送財送物。
【同期聲】平山島居民 楊大叔:這次修運河征到我家4畝地,我想報多2畝,就想約關書記出來吃餐飯,到時多得的補償款一人一半,但關書記拒絕了。
【同期聲】關中艷:征地政策有嚴格規定,是多少就是多少。測量有GPS定位,我們做不了假,也不能作假。
【解說】有親屬希望關中艷幫忙辦理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有鄰居找她想申請公益性崗位、還有群眾想開各種各樣的證明,在熟人和公事面前,關中艷始終把好廉潔關,做到公平公正。
【同期聲】社區居民 黃姨:前兩年小孩讀書,我跑了幾次社區都開不了居住證明,以為社區干部想要好處費,當時特別生氣,社區的工作人員都被我罵哭了。后來關書記耐心解釋,我才明白這個證明是要公安機關開的。
【同期聲】關中艷:符合條件的申請人,我們一個也不能漏辦,但不合規定的再怎么熟也不能幫。
【解說】關中艷從事社區工作32年,她想的最多、做的最多的就是加強社區治理,讓干部廉潔履職、居民安居樂業,實現社區和諧穩定。在關中艷的管理下,社區黨務、居務、財務按規定及時公開,主動接受評議監督,多年來社區干部沒有一人受到過黨紀政務處分。居務清廉、干部清正,贏得了社區居民的高度認可。
【解說】文昌社區大部分轄區位于欽州老城區,人員密集、建筑老舊。為了加強社區管理,關中艷創新管理模式,率先推行“小社區+大黨委”模式,使文昌社區成為欽州城市社區的標桿,30多次代表欽州市接待國家、自治區級工作調研指導,屢獲褒揚。
【同期聲】關中艷:社區工作雖然細致繁瑣,但最有成就感,你離群眾越近群眾就和你越親,我們的工作就越有動力。
【解說】在關中艷的帶領下,近年來,文昌社區先后獲得“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社區”、“全國先進文化社區”、“自治區五星級社區”,關中艷本人被評為“全國優秀城鄉社區工作者”、“自治區黨務先進工作者”等多項榮譽稱號,成為欽南區唯一一個以社區干部身份當選的區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