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起,買賣所有藥品都要掃“藥品追溯碼”。6月30日,國家醫保局網站發文詳解藥品追溯碼如何查詢和使用等情況。
藥品追溯碼是藥品的“電子身份證”,通常由一系列數字、字母和(或)符號組成,標識在藥品包裝盒的顯著位置,是每一盒藥品從生產出廠時就被賦予的唯一身份標簽。“一藥一碼”可以精準追蹤藥品的來源、流向和使用情況等全鏈條信息。
2025年3月,國家醫保局聯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衛健委、國家藥監局印發《關于加強藥品追溯碼在醫療保障和工傷保險領域采集應用的通知》,明確要求2025年7月1日起,定點醫藥機構在銷售環節按要求掃碼后方可進行醫?;鸾Y算,自2026年1月1日起,所有醫藥機構必須實現藥品追溯碼全量采集上傳。
國家醫保局發文表示,一盒藥品的追溯碼,只應有一次被掃碼銷售的記錄,若重復出現多次,就存在假藥、回流藥或藥品被串換銷售的可能。2024年4月以來,國家醫保局全力開展醫保藥品耗材追溯信息采集應用工作,取得顯著進展?,F在,通過國家醫保局微信公眾號掃描藥盒上的藥品追溯碼,即可獲取詳細的藥品銷售信息,了解藥品的“前世今生”。
如何使用藥品追溯碼查詢藥品信息?國家醫保局介紹,首先要進入“國家醫保局”微信公眾號主頁,點擊“服務”版塊“醫保服務”欄目下的“藥品追溯信息查詢”選項,進入查詢頁面;或進入“國家醫保局”微信公眾號消息對話頁,點擊“醫保服務”欄目內“藥品追溯信息查詢”選項,進入查詢頁面。然后,在“藥品信息查詢”頁面,可掃描藥品包裝盒上的二維碼或條形碼進行查詢。
圖片來源:國家醫保局網站
國家醫保局表示,查詢的結果將分為四種情況。“未查詢到產品銷售信息”,建議等兩天再次掃碼,如還未出現,說明售出機構未掃描該盒藥品上的追溯碼,可向售出機構或有關部門反映。“查詢到僅有1次銷售信息”,如確為本人購買的,說明該藥品合法合規。“查詢到僅有1次銷售信息”,如非本人購買,說明該藥品此前已被出售過,極有可能為“回流藥”“串換藥”或假藥,消費者可舉報并向售出機構索賠。“查詢到有2次及以上的銷售信息”,說明該藥品此前已被出售過,極有可能為“回流藥”“串換藥”或假藥,消費者可舉報并向售出機構索賠。
不過,國家醫保局也別說明,如果使用醫保部門以外的軟件或APP掃描藥品追溯碼,得到的信息并不是該藥品的醫保銷售結算信息,不適用于本文的查詢方法和結論。
據國家醫保局數據,自2024年國家醫保局在全國范圍推進藥品追溯碼采集應用工作以來,截至目前,已累計歸集藥品追溯碼398.85億條?,F階段,“買藥先驗碼、賣藥必掃碼”的社會共識已經基本形成,每天約有500萬人次消費者通過藥品追溯碼查驗藥品真偽并主動維權。
6月25日下午,國家醫保局黨組書記、局長章軻赴北京市調研醫保管理服務工作時表示,藥品追溯碼采集和應用是今年醫保基金管理突出問題專項整治的重點任務,7月1日起全國定點醫藥機構在銷售醫保藥品時,必須全流程記錄藥品的購進、使用、庫存以及追溯碼等信息,執行“應采盡采、依碼結算、依碼支付”。
“請各位藥店經理充分認識當前形勢,切實履行社會責任,嚴格遵守法律法規,自覺規范經營行為。國家醫保局將持續加強運用藥品追溯碼開展監管的力度,聯合有關部門對倒賣‘回流藥’開展全鏈條、各環節的嚴厲打擊,通過一案多查、聯合懲戒,推動實現倒賣‘回流藥’全域治理?!眹裔t保局此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