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欽州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廣西工作論述的重要要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關于法治建設的決策部署,推動各項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切實以高水平法治護航高質量發展。
一、2024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情況
(一)堅持黨的領導,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一是加強法治理論學習。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市委常委會會議、市人民政府常務會議多次專題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定期聽取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報告,研究法治政府建設重要任務,推動法治政府任務落實落地。二是引導領導干部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編制《欽州市領導干部應知應會黨內法規和法律法規清單》,舉辦法治專題講座,組織黨員干部深入社區、基層開展法治宣傳活動,組織市人民政府新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依法進行憲法宣誓,激勵教育國家工作人員依憲施政、依法行政。三是實現市縣兩級黨政主要負責人現場述法和書面述法全覆蓋。組織4個縣(區)黨政主要負責人和4個市直單位主要負責人進行現場述法,42個市直黨政機關主要負責人以及66個鄉鎮和145個縣直部門的黨政主要負責人進行了書面述法,以“見人見事”推動責任落細落實。
(二)深化改革創新,政府依法履職更加高效。一是建立鎮(街道)履行職責事項清單。全市66個鎮(街道)梳理履職事項共81760項,每個鎮(街道)平均1238項。推動編制資源下沉,通過“減上補下”的方式,充實基層第一線工作力量。二是推動營商環境法治化。編制重點產業“全生命周期”集成服務清單,平均審批提速94.61%,“最多跑一次”事項占比99.3%,我市在全區推進政務服務“高效辦成一件事”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作經驗交流發言。廢止涉及不平等對待企業行政規范性文件和政策性文件,有效減少行政障礙,提高行政效率,釋放市場活力。三是涉外法律服務有新突破。探索建立海外法律服務平臺,鼓勵和引導律師事務所“走出去”,我市的廣西桂璟恒律師事務所在柬埔寨設立辦事處,以更高水平服務涉外經貿高質量發展。
(三)健全制度體系,推動依法行政提質增效。一是推進地方立法和地方性法規監督實施工作。科學制定政府年度立法計劃,修改《欽州市文明行為促進辦法》。對我市出臺的6部地方性法規的實施情況開展監督檢查,制定問題整改清單,主動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實施情況,自覺接受人大監督,推進政府和行政部門“照單落實”。二是全面落實依法決策制度。堅持邀請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列席市人民政府常務會議,落實法律顧問制度,司法行政部門強化政府決策前審核機制,審查市人民政府行政規范性文件、政策性文件及其他各類政府文件60件。
(四)深化體制改革,行政執法質效持續增強。一是持續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組建市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建立健全基層執法機構,獨立設置綜合行政執法隊,派駐執法聯絡員下沉基層,探索兩股力量整合設置,推動基層“一支隊伍管執法”。二是建立完善行政執法監督體系。建成市、縣(區)、鎮(街道)三級全覆蓋的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工作體系,啟用“欽州市人民政府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局”印章,依托司法所設立鄉鎮行政執法監督辦公室,加強對重點執法領域開展行政執法專項監督,推動全面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三是建立健全行政執法標準規范。落實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出臺《欽州市市場監督管理領域常見違法行為減輕行政處罰裁量因素積分制規則(試行)》,助力基層解決行政執法自由裁量難題。
(五)強化多元解紛,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提升。一是積極發揮行政復議職能作用。創新“復議+普法+調解”模式,加大行政爭議化解力度,有效避免矛盾糾紛激化和風險疊加外溢。2024年,全市收到行政復議案件申請847件,經過行政復議渠道處理的案件80.7%的案件能實現案結事了。2024年法院一審行政訴訟新收案件數首次出現下降,同比下降8.5%。二是全力調解涉平陸運河建設糾紛。設立運河法庭和“法治服務工作站”、“握手哥”調解工作室等,“運河法律服務團”主動參與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助力運河高效率建設。三是創新商事糾紛調解機制。運用在線爭端解決機制(ODR)高效化解企業糾紛,服務自貿區建設,得到中央政法委督導組、司法部、自治區法治化營商環境調研組的充分肯定。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市2024年法治政府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我們也清醒認識到工作中還存在一些不足:行政執法有待進一步規范,執法工作質效與人民群眾新期待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社會誠信體系建設還不夠完善,信用評價、信用服務等制度有待健全;“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落實不夠嚴,個別單位對普法責任制重視不夠、認識不到位。
三、2025年工作打算
欽州市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廣西工作論述的重要要求,持續推動法治政府建設各項工作提質增效,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欽州篇章提供堅實有力的法治保障。一是強化協調監督,提升行政執法效能。健全監督機制,對行政執法的全方位、全流程監督,精準高效糾正行政執法機關不當或者違法行為。二是提升政府履職能力,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建立健全市場主體誠信檔案、行業黑名單制度等,完善跨境貿易服務舉措,持續深化通關便利化改革。三是抓住“關鍵少數”,壓緊壓實法治建設責任鏈條。加強“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落實,以評議促普法,推動各部門主動認領普法任務,制定年度普法責任清單,采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廣泛開展各類普法活動,全面提升公民法治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