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這里是藍圖上的“試驗田”。六年后,這里已是活力奔涌的“增長極”。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的汽笛響徹山河、中馬“兩國雙園”的合作花開并蒂、220余項制度創新成果中多項面向全區、全國推廣……
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欽州港片區,一片承載國家戰略的開放熱土,正在南海之濱書寫下向海圖強的時代華章。
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欽州港片區。
改革“試驗田”結碩果
借助一項通關監管改革,國產新能源汽車正加速駛向全球市場。
“新政策實行以后,幫我們節省了時間和成本,增強了我們依托西部陸海新通道助力新能源汽車出海的信心。”重慶長航天一物流有限公司經理鄒懿的信心,源于制度創新帶來的深刻改變。
新能源汽車海運和鐵路運輸要求不同,鐵路運輸時屬普通貨物、海運時則被列為危險品。這導致新能源汽車抵達欽州后,需要重新按海運標準裝運,無法實現“下車即上船”。
鄒懿告訴記者,過去海事部門開箱查驗時,企業還需派專門的裝箱員配合開箱、挪車,動輒耽擱三五天才能上船,其間每個貨柜每天要多花至少2000元待港費用。
針對這一痛點,欽州海事局、欽州港片區管委會聯合重慶海事局,創新推出新能源汽車鐵海聯運海事監管一體化改革,成功打通新能源汽車出口的“最后一公里”。
1271輛長安汽車在欽州港排隊裝船發往沙特達曼港、阿聯酋杰貝阿里港。
作為制度改革創新的試驗田,欽州港片區堅持先行先試,創造了多項可復制、可推廣的“自貿經驗”。
今年3月,第六批制度創新成果公布,進口非疫區水洗羽毛羽絨分段監管快速通關新模式、?;飞a企業出口集裝箱裝?;贰斑\抵直裝”改革……欽州港片區改革“試驗田”結出了累累碩果。
“設立六年來,欽州港片區改革‘試驗田’的作用得到有效發揮?!敝旭R欽州產業園區制度創新局協理局長吳華軍介紹,欽州港片區累計形成220余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92項獲自治區認可在全區復制推廣,24項獲自治區推薦申報全國復制推廣成果,多項為全國首創。
六年來,欽州港片區更有不少制度創新成果獲得國家級認證:“集裝箱跨境物流‘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改革”入選商務部自貿試驗區第五批“最佳實踐案例”、“集裝箱海鐵聯運場站一體化改革”入選交通運輸部等國家部委典型案例……改革創新成效持續轉化為高水平開放和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向海產業謀突破
自貿試驗區是制度創新的“試驗田”,也是向海產業發展的核心承載區。
走進廣西自貿區中馬聯盟數顯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車間,機械臂正在貼、蓋屏幕面板,20秒即可完成一臺液晶電視的生產和包裝,目前生產訂單已排至年底。
廣西自貿區中馬聯盟數顯科技有限公司廠房,一臺臺液晶電視正在生產。
“欽州港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節點,能夠滿足企業大量貨物進出口需求,降低了物流成本,為電視顯示屏產品出口海外提供了極大便利。”該公司副總經理謝凱任表示,公司正在積極拓展海外市場,目前擬計劃根據市場訂單需求建設新的生產線擴張產能,在未來三年內將現有產能提升150%。
依托臨港優勢,欽州港片區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促進向海產業集聚發展,一批重大項目在此落地生根。
近年來,園區先后招引金桂三期、華誼三期、恒逸三期等百億級項目以及宏坤新材料、金泓寶、亮晶晶等一批延鏈補鏈優質產業項目。今年片區向海經濟重大項目再獲突破,宏坤生物航煤、昆大等15個項目開工建設,遠景三期、華誼HOPENE項目等12個項目竣工投用。
目前,欽州港片區已形成中國—東盟燕窩跨境產業鏈、中國—東盟棕櫚油加工貿易產業鏈、中國—東盟榴蓮加工貿易產業鏈、欽州恒逸—文萊高端綠色化纖一體化跨境產業鏈等多個跨境產業鏈,跨境產能合作水平持續提升,向海產業集群加速崛起。
依托海的優勢,釋放海的潛力。如今,欽州港片區不少企業已經成為領域內的領頭羊——
廣西自貿區睿顯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單晶硅晶圓微型顯示屏,填補了廣西在硅基微型顯示領域的空白,破解國內硅基微顯產品依賴進口的難題。
廣西新天德能源有限公司吡啶新型催化劑研究項目,擁有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套連續生產工藝裝置,產品供應占據全球市場的60%,具有無可爭議的市場定價權。
遠景能源欽州智慧能源產業基地構建起廣西首個也是唯一一個海上風電裝備制造產業集群,今年8月,“欽州造”智能風機葉片首次叩開全球市場大門。
……
欽州港片區以實打實的產業實力,激發向海經濟活力。自設立以來,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累計突破6379.9億元,被認定為首批廣西高質量實施RCEP示范項目集聚區(跨境產業合作)。
擴大開放“朋友圈”
向海而生,因港而強。開放的底氣,來自港口的硬核實力。
“上半年北部灣港(本港)集裝箱吞吐量完成475.85萬標箱,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運量完成25.1萬標箱?!睆V西欽州保稅港區盛港碼頭有限公司操作部經理助理張銘和介紹,目前北部灣港已開通內外貿集裝箱航線共88條,其中外貿航線54條,內貿航線34條,基本實現國內主要港口和東南亞、東北亞區域主要港口全覆蓋。
欽州港碼頭。
港口的“硬聯通”之外,營商環境的“軟優勢”同樣成為外資企業落戶的重要引力。
“園區提供的‘一站式’服務讓我們外資企業少走了許多彎路!”泰爾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峻峰的點贊,道出了欽州港片區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
栽好梧桐樹,引來金鳳凰。今年上半年,中馬欽州產業園區實際使用外資完成1.73億美元,同比實現大幅增長。
作為中馬欽州產業園區運營商,今年以來,中馬投控集團實施外資外商引進倍增計劃,成功引入含泰爾新材料有限公司在內的7家外資企業、2個外資項目,項目簽約投資額達1260萬美元。
“目前我們還儲備了多支外商投資基金及多位項目投資人,預計在年內進一步達成進資合作?!敝旭R投控集團戰略發展部副總經理楊欣介紹,公司計劃將合作范圍拓展至東盟其他國家以及“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重點對接中東主權基金等境外機構投資者,通過開拓跨境人民幣結算等新領域,持續擴大開放“朋友圈”。
開放能級的提升,更離不開金融活水的精準滴灌。2020年8月,從服務中馬“兩國雙園”產業合作出發,欽州港片區創新實施全國領先的5項跨境人民幣金融創新試點,實現三次業務拓展,覆蓋范圍拓展至廣西自貿試驗區及中國—東盟產業合作區,截至2025年7月末,中馬欽州產業園區金融創新試點業務規模達552億元。
“欽州港片區將進一步做好產業、區位和“兩國雙園”三篇文章,聚焦全產業鏈發展、產業雙循環便利地樞紐和有效服務企業運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等工作重點,深化系統集成和差異化改革創新探索,努力在全面提升制度型開放水平、系統性改革成效、開放型經濟質量,以及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等方面取得新成效。”吳華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