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走進位于靈山縣新圩鎮塘排村的冬種小麥試驗基地,只見25畝麥田宛如綠色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麥穗迎著春日暖陽挺直腰桿,顆粒飽滿,長勢喜人;微風拂過麥田,泛起層層綠色波浪,豐收的喜悅彌漫在空氣中。
群眾在管護麥田。
這是靈山縣農業農村局聯合新圩鎮在塘排村開展的靈山縣首個冬種小麥試驗示范項目,為豐富冬種糧食作物品種、增加糧食產量開辟了新的路徑。
“如今麥田已進入乳熟期,預計再過3周即可成熟收割。”該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閉雪彬介紹,此次試驗示范項目通過“早稻+晚稻+冬小麥”的種植模式實現一年三熟,單位土地年產量顯著提升,從畝產900到1000公斤預計提高到1300公斤,顯著提高農民收入;同時,多樣化種植可以降低單一作物歉收風險,增強糧食系統的韌性。
為了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縣、鎮兩級專門成立了農技服務團隊。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從播種施肥到田間管護,每一個環節都精心指導,耐心解答農戶在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讓農戶對冬種小麥充滿信心。
“以前每年的11月到次年4月,都是農田冬閑的時期,很多田地空置發揮不了作用。”正在麥田里勞作的劉大叔說,現在利用這個時間段種植冬小麥,等到小麥收割后,又可以趕上早稻插秧,時間剛剛好。
據了解,冬種小麥試驗示范項目通過引進優良小麥品種,推廣先進種植技術,探索適合本地土壤、氣候條件下的小麥高效種植模式,為大規模推廣冬種小麥積累寶貴經驗,為糧食增產、農民致富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