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北人酷愛美食,且因為當地物產豐饒,擁有陳皮、黑豬、花生、富硒米、龍眼等豐富食材,近年來釀造的美食豐富多樣,讓眾多食客大飽口福,贊不絕口。
這些遍布七里八鄉的小吃,在紅紅火火的佳節里,點綴著人們團聚的喜慶;在日常生活里,能滿足百姓多樣的味蕾需求。
其中,有一家名為“浦北縣小江鎮南洋餅廠”的企業,近年來不斷深耕本土飲食文化制作技藝,僅在2024年就銷售了25噸的陳皮食品。
“今年元旦至1月16日,就銷出了5000公斤的陳皮餅、陳皮酥等產品,‘開門紅’漸漸有了眉目。”該企業負責人陳秀深津津樂道。
短短的半個月時間,便取得如此驕人成績,令人羨慕。今天,讓我們走進這家企業的往昔,一同分享那一幕幕動情的精彩奮斗瞬間。
讓更多的人喜歡故鄉的小吃,是夫妻倆的心愿。 周順彬 攝
學藝在1998,成家在1999
1998年,從小就喜歡跟在父母和爺爺奶奶身后,不斷學習浦北印餅、米糤、月餅制作技藝的陳秀深,決心進一步深造,跟堂哥陳秀初學習制作蛋糕、面包、西餅等西式美食。
“中西合璧才能更適合消費者的口味,西式美食的加工機械或許能為制作本土小吃所用。”陳秀深說,懷揣著這份初心,自己也穿上了潔白的糕點師傅服,跟在堂哥身后,起早摸黑地學習。
從事飲食行業,是一件辛苦的事。和面、發面、烘焙、送貨到店一條龍的工作模式,常常讓人疲憊不堪。陳秀深經常是凌晨2時就到加工車間,飄著麥香的成品送到門店時,時間才剛剛6時。不一會兒,早起上學的學生就來選購面包、豆漿當作當天的早餐。
“看他如此肯吃苦耐勞,漸漸對他產生好感。選擇一個有上進心、事業心的伴侶,是當時每個女生所向往的。”陳秀深的妻子陳邱芳說,相處中發現陳秀深是不酗酒、不抽煙的青年,1999年兩人就結婚了。
新婚過后,為了讓小家有更好的未來,夫妻四方籌措資金,在當時浦北縣城人氣最旺的集市“浦北交易場”租下了50平方米的鋪面,以“欽州仔”的名號開啟了夫妻倆的幸福創業之旅。
伴著愛情的春風,兩人制作的月餅、酥餅、面包、蛋糕漸漸贏得了大量“回頭客”,生意越來越好。“一天要用掉75公斤的面粉,許多家在欽州城區的顧客還專門來采購,贈送給親戚朋友。”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對蛋糕的要求從口味上升到造型的精美上。“我來學雕花吧,你主管烘焙。”看到每天要一起忙到晚上10時才肯收工的丈夫,陳邱芳決定把這一“技術活”給攬下來。
改名在2009,拓展在2015
“你們還是改個店名吧,因為別人看包裝盒上印的是‘欽州仔’幾個字,都不相信我們是從浦北縣買來的。”應廣大顧客的要求,2009年陳秀深把店名改為“浦北縣小江鎮南洋餅廠”,并在原浦北縣酒廠尋得了一處近300平方米的加工車間。
“扶持有志氣的人,是我們的福氣!”廠方負責人給了陳秀深繼續拓展業務的勇氣。
隨著生產設備的現代化,陳秀深夫妻倆的面包系列食品在浦北縣也開始小有名氣。這時,兩人開始思量,何不用自己嫻熟的手藝,增加月餅制作內容,把兩邊家族的傳統制餅技法市場化,做到賺錢與傳承兩不誤。
面對新產品的制作,如何做好創意、制模,原料本土化采購,配料比例敲定和樣品試制等工作,成了2015年夫妻倆“攻關”的主要內容。
“我們從五、六月份就開始試產,先是夫妻倆試吃過關了,再讓親朋好友幫忙嘗試。”陳秀深表示,正是有了大家的支持和幫助,月餅業務增加才能一舉成功。
經過努力,五仁、蛋黃、水果餡等口味月餅,如今已是夫妻兩人的新收入來源。這也讓他們明白,只要是誠信地堅守質量第一的信條,顧客自不會辜負美食那一縷縷的香味。
喜新不厭舊。在不斷增加新業務的過程中,陳秀深仍在堅持原有的面點業務,尤其是許多孩子,從幼兒園一直吃到高中,甚至到上大學離開浦北時,還戀戀不舍地在開學時捎上幾個。
2018年,陳秀深在217省道旁,有了自己的樓面,事業開始踏上新征程。
合作在2023,飛躍在2024
有了自己的店面后,陳秀深不再每隔幾年就要為店面的續租發愁,這讓他有了更多的時間來思考事業的走向。
他發現,經過多年的立體式宣傳推薦,優質的浦北陳皮已開始享譽四方。
恰好,在陳秀深夫婦各自家族的生活里,都喜歡將陳皮這一特產融入“藥食同源”之中去。“那何不嘗試推出一些與陳皮有關的美食呢?”陳邱芳跟丈夫商量。
達成共識,經過幾個月的走親戚和收集與陳皮相關的美食配方后,2023年6月份,“南洋陳皮月餅”“南洋陳皮餅”等陳皮產品應運而生。經過陳秀深夫婦倆邀請親友多次試吃后,定型產品在當年8月份開始上市。
“當時的每晚,都把營業報表中的陳皮系列產品與普通配方的各類餅產品的業績進行比較。”陳秀深說,經過十多天的發售,漸漸上升的發貨量數據,才讓夫妻倆懸著的心放了下來,畢竟為了開發這些陳皮系列食品,已投入了近15萬元的家底。
“我設計的花生紋路的陳皮小餅,非常受歡迎,現在都賣到北京、上海去了。”陳邱芳說,2023年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寓意“多子多福”“同根生”“團結一家親”的小創意,讓企業獲得了當年“中國—東盟大健康產業博覽會康養美食企業金獎”。
翻開近年來陳秀深夫妻倆的“美食事業”成績單,建樹頗多:2024年5月,企業產品“南洋陳皮餅”通過香港認證協會的“正印”認證,為打開港澳和國際市場取得了“門票”;同年8月,“南洋陳皮餅”獲“廣西風味中秋月餅大賽金獎”……
“不敢松懈,做陳皮系列食品,選用的都是7年以上的陳皮作為原料,力求不辜負多年來支持我們的老顧客,同時也要讓新顧客來了不愿再走。”陳秀深說,經營食品,浦北縣豐富、地道的原料是他們擁有的客觀優勢,給予他們無限信任的顧客,是他們事業發展壯大的動力。
愿這朵健康成長于山鄉之中的美食之花,在陳秀深夫妻倆的手中,結出更多的飄香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