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介紹,2024年1月至6月,廣西穩步推進鐵路、公路、水路、航空等基礎設施建設,完成西部陸海新通道重大項目投資378.7億元(人民幣,下同),助力陸海天網一體化布局完善,通道發展持續向好。
“海陸空”基礎設施建設齊頭并進
今年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實施的第5年,廣西強基礎、拓貨源、優服務、深合作。
鐵路方面,今年以來,柳州鐵路樞紐擴能改造工程完成,列車日通過能力由33對增至188對,西部陸海新通道東線運輸能力進一步提升。西部陸海新通道標志性工程——黃桶至百色鐵路那福隧道開始掘進施工。
今年以來,平陸運河完成投資超111.3億元,開挖土石方超過5851.8萬立方米;廣西龍門大橋實現全線貫通,河池至荔波高速公路完成總體工程量95%;南寧機場改擴建工程(二跑道)、南寧機場T3航站區及配套設施工程等項目加快建設。
硬件設施不斷完善,為多種運輸方式便捷組合、物流效率提升提供有力支撐。今年以來,南寧市入選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名單,西部陸海新通道北海聯運中心正式開通運營,中新南寧國際物流園、南寧國際鐵路港加快建設,廣西現代綜合物流體系雛形日益顯現。
輻射增強 通道運行質效持續提升
6月14日,一列滿載著聚乙烯、白云石、高嶺土等102個集裝箱的海鐵聯運班列,從欽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緩緩發出,駛向重慶小南埡站,標志著2024年北部灣港海鐵聯運班列第5000列順利完成,提前16天完成上半年目標任務。
2024年以來,西部陸海新通道新增圖定班列線路5條,開行圖定班列增至12條,通道貨物運輸品類增加至1140余種,輻射中國18個省(區、市)72個城市153個站點。
隨著通道基礎設施體系逐步完善,通道運輸效能日益顯現。今年1月至6月,北部灣港海鐵聯運班列累計開行5536列,同比增長22.7%;北部灣港完成集裝箱吞吐量432萬標箱,同比增長19.8%;南寧機場完成國際貨郵吞吐量5.4萬噸,同比增長50.3%。
今年以來,“來賓—北部灣港”食糖班列、“北部灣港—西安”卷鋼集裝箱專列相繼上線,新通道綜合成本更低、運力更有保障,為企業開拓市場帶來新選擇。
伴隨西部陸海新通道多式聯運蓬勃發展,班列覆蓋面擴大,新通道外貿貨源持續增長。澳大利亞鋰輝石、東南亞橡膠等進口貨物增長迅猛,廣西的食糖、汽配、板材等優勢產業產品加速“出海”。
通道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為優化通道營商環境,廣西以“小切口”改革為重點,通過跨領域、跨部門創新協作,統籌拆圍網、接數據等系列舉措,推動北部灣港海鐵聯運實現一體化運營,新通道班列貨物可在港內便捷周轉,實現出海貨物“下車即上船”、陸運貨物“下船即上車”。
廣西還通過升級口岸功能,加強與沿線海關合作,努力打造更優質的營商環境。6月25日,中國峒中口岸—越南橫模口岸(含里火通道)正式對外開放,峒中口岸是全國首個以一線卡口一站式驗收的口岸。
與此同時,中越智慧口岸裝箱接駁區開工建設,未來將實現“24小時全天候、無接觸、無人化、智能化”通關,中國友誼關—越南友誼口岸最大通關能力將翻番。
今年以來,南寧海關還與貴陽海關建立進境糧食跨關區調運、國門生物安全監管、后續異常處置聯動機制,促進廣西進出口農食產品向西南地區銷售。
接下來,廣西將發揮沿海、沿邊、沿江和交通干線優勢,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高標準、高質量建設平陸運河,高水平打造北部灣國際門戶港,提高江鐵海多式聯運能力和自動化水平,加快形成全面開放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