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優秀作品推選
(廣播、電視、廣電報、論文作品)推薦表
作品標題 | 《欽南區:職業經理人引領村集體經濟提速增效》
| 參評項目 | 廣播新聞 | ||||||
體 裁 | 長消息 | ||||||||
項目代碼 | A12 | ||||||||
播出頻率、 頻道(報刊) | FM98.6綜合廣播 | 播出單位 | 欽州市廣播電視臺 | ||||||
刊播欄目 (版面) | 《欽州新聞》 | 節目時長 (字數) | 3分54秒
| ||||||
播出時間 | 2024年3月23日19時02分 | ||||||||
作 者 (主創人員) | 徐邁、盧浩慧、胡頻 | 編輯 | 劉寧、利薇、黃瑩 | ||||||
︵ 采作 編品 過簡 程介 ︶ | 作品主創人員在接到此次采訪任務后,及時進行碰頭協商策劃和做好新聞采訪的各項分工工作,并與相關人員進行對接,以確保新聞采訪工作順利進行。在抵達現場后,與接受采訪人員進行溝通,以確保此次新聞報道的順利完成。在新聞的后期編輯制作中,作品主創人員精心選擇同期聲和素材內容進行編輯,使得新聞成品文字流暢、內容豐富,從而形成了該新聞作品。 | ||||||||
推 薦 理 由 | 農業職業經理人作為引領農業高質高效發展的必需人才,在帶動農村經濟發展、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鄉村振興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欽南區堅持黨旗領航,通過探索建立百香果職業經理人制度,將22名掌握經商辦企能力、人脈資源豐富的致富能人培養成百香果職業經理人,在帶動了當地農民走上致富道路的同時,也實現了集體經濟翻幾番。作品具有題材新穎、采訪深入、信息量大;廣播特色鮮明、內容充實、現場感強等特點。 | ||||||||
推薦單位意見及公示結果 | 該作品內容真實,首播日期、送評件與播出版原版無異和送評材料屬實,經公示無異議,同意推薦。 推薦單位負責人簽名: (蓋單位公章) 年 月 日 | ||||||||
報送單位意見及公示結果 | 該作品內容真實,首播日期、送評件與播出版原版無異和送評材料屬實,經公示無異議,同意推薦。 報送單位負責人簽名: (蓋單位公章) 年 月 日 | ||||||||
聯系人(作者) | 利薇 | 電話 | 手機 | 13517778911 | |||||
電子郵箱 | 郵編 | 535000 | |||||||
地 址 | 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欽北區麗橋街18號 |
欽南區:職業經理人引領村集體經濟提速增效
欽南區堅持黨旗領航,探索建立百香果職業經理人制度,將22名掌握經商辦企能力、人脈資源豐富的致富能人培養成百香果職業經理人,助力百香果產業突破種、產、供、銷等各環節發展瓶頸。
記者走進那思鎮定蒙村那里垅現代特色農業產業示范區,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綠油油的百香果苗,長勢喜人,那思鎮的黨員干部及駐村干部和村民們正忙著為果苗插桿、管護。據定蒙村駐村第一書記徐自旭介紹,那里垅現代特色農業產業示范區作為村集體經濟發展,整體規劃600畝,主要種植黃金百香果、優質荔枝等高經濟效益農作物,近年來,該村黨支部通過聘請職業經理人帶動產業發展,實現了集體經濟翻幾番,成為產業富民“明星村”。
欽南區那思鎮定蒙村駐村第一書記 徐自旭:【出徐自旭錄音01】職業經理人他來了之后,我們進行了一些消費帶動,比如說在去年,我們這里種植的有55戶,200多畝,那通過他那邊消費帶動,群眾的收入,去年也達到了100多萬,純利潤也達到了70多萬。】
在那思鎮黨委的推薦下,欽州蘇妹趁圩董事長梁蘭成也加入了職業經理人的行列,通過自身優勢,指導各村結合地方農產品特色,幫助當地群眾打造了獨特的商標、包裝、網絡渠道,不斷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同時,線上通過網絡宣傳直播帶貨,線下市場經銷等方式,幫助了地方群眾銷售農產品,取得了良好成績。
欽州蘇妹趁圩董事長 梁蘭成:【出梁蘭成錄音】下一步我們蘇妹趁圩將會以更新的發展模式,將特色百香果、荔枝、地標產品等,通過新媒體及共享農業,把產品、種苗、農旅,讓客戶與農產品進一步零公里對接,書寫“一鎮一品”新篇章。】
2023年以來,欽南區新種植“欽蜜9號”百香果8000多畝,育苗超1000萬株,產業總產值1.8億元以上,其中職業經理人帶動種植4200多畝。
欽南區那思鎮定蒙村駐村第一書記 徐自旭:【出徐自旭錄音02】下一步我們繼續加強與職業經理人之間的合作、與農民的合作、與這個企業這三方之間的合作,我相信通過這個模式,我們的這個銷售渠道將會更寬,我們的產量、我們的品質將會更高,所以能夠使我們企業、農民,還有我們地方都能夠達到共建、共享、共贏的效果。】
近年來,欽南區通過打造“黨支部+示范基地”引領模式,實行單獨組建、村社聯建、社社聯建、企社聯建四種模式推動企業、合作社建立黨組織,把黨組織的政治優勢與企業、合作社的技術、信息、資金、市場優勢有機融合;同時,把人才驛站建立在百香果產業上,搭建專家、職業經理人與百香果產業基地結對幫帶平臺。2023年,成立村級百香果合作社3個,帶動打造百畝黃金百香果產業園15個;舉行各類技術交流、培訓等78批次,惠及果農630人次,1000多戶農民增收500多萬元。